葡萄酒的價格,最初還是由一瓶酒的「品質」優劣來決定,而酒的品質除了產地風土及釀造技術外,還關乎著其他極其複雜且難以定義的因素,只要釀酒過程的天、地、人有任一的變動,對酒的品質都大有影響,因此當時的人們最苦惱的,就是該如何買到一瓶真正的好酒?
最直接的想法,便是直接依照經驗將某地的葡萄酒進行明文分級。這簡單的想法竟然一鳴驚人、成為往後葡萄酒品質的保證,且奠定了各酒莊的品牌形象,打開了更大的市場。
說到這段葡萄酒的分級制度的演進史,就不能不提到名震全球、與勃根地齊名的法國葡萄酒「雙B」之一:「波爾多」的葡萄酒分級名單。
第一個有記載的好事者,是1816年的酒商André Jullien。他將十七世紀以來,波爾多梅鐸區(Medoc)為搶占英國貴族市場而形成的不成文、但已漸漸成熟的分級制度,首次撰寫成書。雖只有標出一級、二級酒莊,並非當時業界已心照不宣的四級分級,但也因此書而成為首次出現分級制度的紀錄。此後一直到1855年間,有更多的出版品開始依照價格、品質或自己的喜好,替波爾多的酒莊分級。
到了1855年,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法國末代皇帝拿破崙三世想要在世博中展現波爾多佳釀(說也奇怪,他的伯父拿破崙一世倒是獨鍾勃根地),於是委託波爾多市長邀集各地酒商及經紀人提供梅鐸區佳釀名單並整理之,便出現了「至今只異動過一次」的波爾多分級制度。
這份名單中共有61間酒莊、並分成五級,從此確立了這些酒莊的市場地位。其實,當時在市場上,此名單已經成為一種共識,雖每人心中名單小有差異,但很快便整理出來。
能夠進入名單的依據其實很簡單:該酒莊是否能夠持續釀出品質優良且穩定的葡萄酒,級數則以酒莊的品質等級與價錢而定。此名單在世博公布之後廣為流傳,製造了相當龐大的商業價值,並隨著時間累積的公信力而穩定了品質與酒價,此名單從此揭開了葡萄酒工業在品質追求上全新的一頁。
隨後,世界各地的分級制度便如雨後春筍般產出:1910年的德國VDP;1936年法國通過葡萄酒法、1950年的波爾多格拉夫區、1955年的波爾多聖愛美濃區、1963的義大利、1972的西班牙……,不管是官方或非官方的認證分級,都強化了名列當中的酒莊品牌公信力,且藉由對葡萄比例、釀造法、添加物份量等項目的要求(這部分就靠法律規範)穩定了優質葡萄酒的品質,當然也間接炒高了價錢,可說是維持葡萄酒產業不可或缺的因素。
說回波爾多吧,名列1855年名單的一級酒莊共有五座,即廣為人知的「五大堡」,價錢從未低於過台幣五位數,品質不言而喻。往下的二級至五級酒莊也相當精采,對法國人來說,全部共61間的酒莊名單不只是商業上的手段,更是一種文化的驕傲,從一個小故事中可見一斑:
法國記者Jean-Paul Kauffmann曾於1985年遭黎巴嫩叛軍劫持長達三年,當中僅靠著鉛筆與香菸紙頭默寫1855年的列級酒莊名單,以維持記憶力及意志力。在回憶這段經歷的文字中,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到了1986年底,我在幾個四級酒莊那裡卡住了,我幾乎完全將Pouget與Marquis-Terme忘記,這可是令人尊敬、值得一提的酒莊。但在這裡我只能依賴自己的記憶。幾個星期之後,我已經不再能列出全部的五級酒莊。這時候,他們拿走了我的鉛筆。無法背誦出這份知名的分級名單,讓我感到悲傷;我是不是就要變成一個沒有文化的人?我是不是要變成一個野蠻人?
(以上故事引自《葡萄酒文化想像》,楊子葆著,馬可孛羅出版社,2009)
2013年時的Jean Paul Kauffmann |
葡萄酒便是這樣蘊藏內涵的產業,結合了各地獨特風土、釀酒師的智慧及有形無形的文化因素,造就了如此豐富、多變且精緻的享受。
制度是一種約束,但因驕傲而產生的制度,或許早就凌駕了文字的束縛,而成為一種對自我的要求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