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假酒新聞:
廉價酒混充法國紅酒販售 酒商夫婦起訴
說到偽酒,不禁想到30年前的重大偽酒懸案,世界上最貴的一瓶酒居然是假酒?
一瓶葡萄美酒究竟值幾多錢?許多人願意為此一擲千金,也難免出現一些有心人士製造冒牌的名酒謀取暴利。行行出狀元,既然宵小界有個盜帥楚留香,假酒界同樣有「留取黑心照汗青」的偽造翹楚,在歷史上留下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1985年,一瓶兩百年的拉菲堡以天價156,000美元由富比士在拍賣場上標得,破了當時單瓶葡萄酒的交易紀錄。酒界一陣嘩然,全因這支酒所代表的歷史與象徵意義,讓它不管花多少錢都值得擁有,可以說是藝術品一樣的存在。
然而,這瓶酒卻被高度懷疑是偽造的?!
富比士不只當了冤大頭,更因為用聚光燈照這瓶酒而引來被稱無知的砲轟;老酒提供者羅登斯塔克亦引起日後風波不斷,持續二十年仍舊不休,至今訴訟纏身;葡萄酒老酒市場更因此陷入一番波動及重整,幾近崩潰。
這麼大的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話說從頭,必須從美國開國元勳之一,傑佛遜總統談起。
—
1788年,蒙地切羅。
傑佛遜寫了信寄給拉菲堡莊主,訂購了250瓶的拉菲。在去年的法國、北義之旅當中,整整三個半月的時間根本是以酒鬼的身分渡過,尤其讓他念念不忘的,便是拉菲堡了。
至於為什麼不透過酒商購買,他在信中表示「因為這樣我才能確定這些酒是優良、純正且可靠的」。假酒嘛,不分古今中外,就像小偷一樣,到處都是。
幾乎可稱為美國葡萄酒國父的傑佛遜,為了在美國發揚葡萄酒文化,除了引進歐洲釀酒葡萄之外,也推動葡萄酒關稅的調降,相信總有一天美國會在葡萄酒界占有一席之地(到了1976年巴黎品酒會後這個願望才實現)。他的熱情反映在存酒上,用一箱箱從法國飄洋過海的好酒,填滿了自己的酒窖。
但,隔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一箱拉菲不知所蹤,從未送到傑佛遜手上。
—
1985年,倫敦。
奇普‧富比士剛剛以105,000英鎊標下1787年的拉菲堡,相當於美金十五萬以上。
傑佛遜的遺物本身就是展覽、拍賣場的常客,他用過的書桌、煤桶、酒缸、鐘錶等物除了展示,還可以做為論文的題材。
但葡萄酒?這麼稀有、無法度測的遺物還是第一次出現,也難怪成為媒體的焦點。
而在百年後的1985年,居然出現了兩百歲的五大堡,且還是傑佛遜遺物,引動的話題之喧騰也就不意外了。但誰也沒想到,居然是以這麼高的價格售出,而富比士在展示這支酒的時候,居然還擺在聚光燈下照射,等到發現的時候,軟木塞已經在酒液裡載浮載沉了。
史上最昂貴的葡萄酒,就這麼浪費掉了。
—
傑佛遜的藏酒究竟是什麼味道呢?宣稱發現那瓶酒的人,德國人羅登斯塔克,也公開或私下賣出了好幾瓶傑佛遜藏酒。傑佛遜藏酒不斷出現在拍賣市場中並以高價售出,部分也打開來喝且有品酒筆記:馥郁厚滿又甜美,酒體良好,萃取出色,絕對完美的酸度和均衡感。帶有淡淡的咖啡和焦糖香味,在瓶內經過長時間氧化卻又極致的型態,喝起來美味順口。
如此高調的舉動引來有心人士的懷疑,怎麼會突然出現這麼多的老酒呢?
於是一場鑑定大戰就此開打。
這些傑佛遜藏酒的酒瓶上皆有「Th.J.」的刻痕,但傑佛遜的書信往來中並沒有如此吩咐過,而且,刻痕的深度與準確度也不像那個年代的技術;碳14的鑑定結果是20世紀,但沉澱物卻古老得多;瓶塞、封蠟的年代很年輕。
當然,羅登斯塔克本人也一再提出反駁,筆戰、訴訟滿天飛揚,輿論卻一直往贗品說倒去。訴訟直到2007年還在持續,被起底的假酒與受害者也越來越多。
由於許多葡萄酒雜誌、酒商、拍賣官、評論家甚至酒器商都曾經為羅登斯塔克背過書,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紛紛投書痛斥被羅登斯塔克欺騙,羅登斯塔克的名譽也在四面楚歌下隨之掃地。雖然至今仍有許多瓶酒已無法辨別真偽而成為懸案,但傷害已經造成。
世人也從此蓋棺論定「這瓶富比士世紀之酒,不過是場騙局。」
現代的防偽科技越來越發達,雖然過去幾年在大陸市場的五大堡流通量比實際產量還多,大部分的地區出現假酒的機率已逐漸減少,讓這個故事逐漸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而不再是時時須提防的危機。
而那些品到假酒、卻又給出高度評價的人們,是不是也反映著我們自己判斷一瓶酒美好與否的標準來自於價錢呢?至少當他們相信那是真的老酒,嚐起來就會是心目中的樣子吧。
參考資料:百萬紅酒傳奇(馬可孛羅,2009/9)
同步發表於心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